這十幾年來,台灣薪資占GDP比率逐年嚴重萎縮。二十年前南韓大學畢業生平均起薪大致與台灣相當,但目前已是台灣的二倍多,而台灣仍停留在十六年前的水平。

過去一、二十年台灣企業營收屢創新高,而台灣在世界競爭力排名也相當令人滿意,但為何薪資無法和台中短期打工生產力同步增加?

有些企業主認為年輕人起薪雖低,但只要有才幹肯努力,總有加薪的機會;另外一些企業主則認為薪資不增是因為台灣教育失敗,缺乏可用人才。但這只是部分原因,因為一個公司的成敗,執行長和經理人員的責任可能更大。如果公司走錯方向,經營和管理有問題,員工再能幹努力也沒用。在美國(台灣也類似),工作機會因外包而流失,但有些企業以「革新」創造出新的和更好的工作,而非仰賴不具競爭力的產業。所以把加薪的責任推給員工和教育是不正確的觀念。

而且很不幸,這十幾年來台灣和世界許多國家,除了少數公司,大部分企業的利潤往往只進入企業主和投資者的口袋,而員工的薪資卻毫無改善。面對許多私人公司不願意主動提高員工薪資,有些國家已開始以提高最低工資作為解決方法。例如在美國,這一兩年來,歐巴馬總統一再提議提高聯邦最低工資,而保守派人士卻擔心這將流失許多工作機會。但美國七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和六百位經濟學專家共同研究的結果,卻發現增加最低工資對低薪人員的就業機會,就是在勞工市場不振的情況下,也並沒有負面的影響。

美國華爾街高盛公司的研究報告指出,年初起美國已有十三州立案提高最酒店公關低工資。而這幾州,在今年的前五個月中,除了一州外,其他十二州的就業平均增加率比未增加最低工資的三十七州還快。這也證實經濟專家研究的結論是正確的。去年美國市長選舉時,已有不少候選人以減少貧富不均和增加最低工資為競選議題。

反觀台灣多年來因薪資毫無進展,已引起年初年輕人強烈的不滿和抗議。其實如果企業界能轉型,並以較優厚的雇用條件,適當的在職訓練,和讓員工有發揮的機會,相信對員工和公司的未來都將有幫助;尤其在全球化下,台灣的企業已不能再靠低薪、降低成本為主要的競爭力。他們可以學習星巴克和好市多,或台積電的經營模式,視員工為工作夥伴,追求共同利益,並將增加員工薪資和福利(包括教育費和分股)列為公司追求的重要目標之一。台積電今年發給三萬九千員工將近二五二億台幣的獎金和紅利,是很好的例子。

希望企業界改變經營觀念,設法以創新走出多年來低薪的陰影;也期望政府以及年底縣市長的候選人,針對貧富不均的問題找出對策,使年輕人和低收入的員工對未來抱有希望,並建立較公平的社會。



9BD6A1B045376AEC
arrow
arrow

    jbv9l99xp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